如何判断二手集装箱的防腐防锈性能?
判断二手集装箱的防腐防锈性能可从材质、锈蚀痕迹、防护工艺、使用历史等多方面入手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观察材质与原始防腐工艺
确认箱体材质
钢制集装箱:主流材质为耐候钢(如 Corten 钢),表面自带 “锈层保护”,锈蚀会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进一步腐蚀;若为普通碳钢,防腐性能较差,需依赖涂层防护。
铝合金集装箱:天然耐腐蚀(表面生成氧化铝薄膜),但焊接处易因电腐蚀生锈,需重点检查接缝。
不锈钢集装箱:防腐性能好,但二手市场较少见,价格较高。
检查原始防腐涂层
查看箱体外侧是否有完整的油漆涂层(如环氧富锌底漆、丙烯酸面漆),涂层均匀、无剥落或开裂说明防护到位;若涂层大面积脱落、露出金属基材,易加速锈蚀。
特种集装箱(如冷藏箱)可能采用镀锌或热喷涂铝工艺,可观察表面是否有均匀镀层光泽,镀层粗糙或起皮可能防腐失效。
二、排查锈蚀痕迹与损伤程度
重点锈蚀区域检查
底部与角落:集装箱底部长期接触地面潮气,顶角、底角因受力易磕碰破损,需查看是否有积水锈蚀、钢板变薄或穿孔(用钥匙轻敲,声音空洞可能已锈蚀穿透)。
焊缝与接缝处:焊接高温会破坏钢材表面氧化膜,若焊缝未做防腐处理或密封胶开裂,易形成 “锈蚀起点”,需观察焊缝是否有锈迹渗出或鼓包。
排水孔与通风口:排水孔堵塞会导致内部积水,孔边缘若有锈蚀,说明排水不畅或防腐不足。
区分锈蚀类型
红锈(普通锈蚀):钢制箱体表面薄层红锈属正常氧化,但若红锈堆积成颗粒状、伴随钢板凹陷,说明腐蚀已深入基材。
白锈(铝合金腐蚀):铝合金表面若出现白色粉末状腐蚀物,需清除后观察是否形成凹坑,凹坑越深说明腐蚀越严重。
黑锈(严重腐蚀):钢材呈黑色疏松状锈蚀,用指甲可刮落,表明结构强度已大幅下降,此类箱体需谨慎选购。
三、测试防护层完整性与修复历史
涂层附着力测试
用硬币或指甲轻划涂层表面,若涂层轻易剥落或露出底漆,说明附着力差,防腐层可能失效;若划后仅留轻微痕迹,涂层质量较好。
查看是否有局部补漆痕迹(颜色差异、流挂或橘皮现象),补漆区域可能曾因锈蚀修复,需重点检查补漆下的基材是否仍有腐蚀隐患。
询问使用历史与维护记录
向卖家确认集装箱曾运输的货物类型:若用于运输化工品、盐渍货物或潮湿物品,内部腐蚀风险更高;若长期存放干燥货物,防腐压力较小。
要求提供维护记录,如是否定期除锈、补漆,或进行过整体防腐处理(如喷砂除锈 + 重防腐涂料)。
四、借助工具辅助检测
厚度测量
用涂层测厚仪检测油漆厚度(标准防腐涂层总厚度约 150-200 微米),若厚度低于标准值,说明涂层磨损严重,需重新防腐。
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钢板基材厚度,对比集装箱原始规格(如侧板厚度 1.6 毫米),若厚度显著减薄(如<1.2 毫米),说明锈蚀已导致结构弱化。
盐雾试验(条件允许时)
若采购量大,可截取小块锈蚀区域的钢板样本,进行盐雾腐蚀试验(模拟潮湿含盐环境),观察一定时间内锈蚀扩展速度,评估剩余防腐寿命。